资讯推荐:黄琨:新能源汽车带动“智慧停车+充电桩”成产业新风口

2022-12-07 15:29:35

中新经纬12月5日电 题:新能源汽车带动“智慧停车+充电桩”成产业新风口

作者 黄琨 前瞻经济学人资深产业观察员

当前,中国新能源(600617)汽车产业正迈过发展的临界点迎来新一轮爆发。乘联会数据显示,10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达到30.2%,较2021年10月18.5%的渗透率提升了11个百分点。


【资料图】

2022年下半年,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的《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中,“新能源汽车”被多次提及,并指出到2030年,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交通工具比例要达到40%左右。随着“双碳”战略深入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产业空间巨大。同时,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瓶颈也不期而至。

发展“卡点”意味着机会

新能源汽车当前首要问题是充电。“里程焦虑”是其作为初生产业遇到的第一个大关卡。充电基础设施缺乏,已成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发展瓶颈。国家早年曾给出一个最直接的解决方案:加桩。

2015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工信部和住建部联合印发《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其中明确提出车桩比要达到接近1:1。但事实证明,充电桩的问题不在数量不足,而在分配不均。

就在新能源车主为充电排队到凌晨时,2021年度《中国主要城市充电基础设施监测报告》则显示,全国25座大型城市中有22座城市,单个公用充电桩平均时间利用率不足10%。

归根结底,目前国内大部分地区充电桩分布都处于不科学状态。

比如北京,充电桩主要分布在地下停车场、办公区停车场以及住宅区等利用率较低场所,而在人流量较大的医院、学校、商场等场所,充电桩却严重不足。

要解决这个问题,一种方法是重新布局充电站和充电桩,但目前

这比较难执行。因为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角度讲,大城市并不鼓励私家车大范围使用,城市公共停车位数量按城市建设相关标准规范,一般不超过总停车位10%,中心区就更少。仅这一条,再建充电桩的可执行力度就大大减弱。

另一种方法,则是当前正被国家和各地政府力推的产业——智慧停车。智慧停车,是在城市传统停车模式信息化水平低,数据信息无法互通情况下,基于互联网、大数据、AI等新兴技术手段,提高城市停车资源利用率、管理效率,提升城市停车服务质量的一种智慧应用。

自2015年以来,国家发布了一系列促进智慧停车产业发展的政策。根据中国智慧停车业市场规模变化趋势,前瞻研究院预测,受益于政府支持、企业持续发力,行业近几年将整体保持在约20%的增速,预计2027年,中国智慧停车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546亿元左右。

充电桩与智慧停车“互为市场”

市场发展表明,智慧停车和对充电桩网络智能化改造需求双方高度重合。新能源汽车日常使用,本身会创造大量零碎的停车需求。而智慧停车产业近些年的深厚积累,也有望加快充电桩瓶颈的突破。

充电桩产业给智慧停车创造出了市场。随着国家对“油改电”的大力支持,桩与车同步爆发增长与互相促进已成未来显著趋势。在政策利好、城镇化与城镇人口占比提升,以及技术进步等多重因素驱动下,智慧停车作为智慧交通关键一环,也将拥抱前所未有的机遇。

早在2017年,作为“油改电”急先锋的深圳就已推出“智慧停车+智能充电一体化充电桩”的试点项目。

南方电网和深圳智慧停车平台“宜停车”合作,号称“宜停车布局到哪里,充电桩就建到哪里,实现充电全覆盖”。2019年,南方电网又在广州海珠区设置路边充电泊位,通过智慧灯杆配备直流快充桩,为新能源车主提供便利充电服务。2022年,这种“智慧停车+充电桩”的发展模式迎来一个发展小高潮,在全国各地先后落地,生根发芽。

一边是新能源大潮带来的智能充电需求,另一边是城市“停车难”带来的智慧停车需求,二者合而为一,或将创造新能源时代最大的风口。(中新经纬APP)

本文由中新经纬研究院选编,因选编产生的作品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选编内容涉及的观点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上一篇:

金城医药董秘回复:请参见公司定期报告披露的相关内容_新视野

下一篇:

金城医药董秘回复:请参见公司定期报告披露的相关内容_新视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