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放飞在大山深处

2023-08-24 16:57:31 来源:百度新闻

今天是太空与您相伴的【第1949期】

晋西北部,天高气爽。

初秋的午后,一只黑影从头顶呼啸而过,卷起阵阵黄沙。高低不平的一大片草地上,无人机携带挂载器飞行在空中。这是新型无人机挂载训练在这支点位的“首秀”,是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某测控点位跟踪捕获训练的一幕。


(资料图)

“跟踪停止,本次模拟训练共跟上三个目标,有一个目标丢失!”看着雷达显示屏上的记录报告,某型设备操作手李亚凯拿起笔快速抄录。笔记本上,飞行高度、跟踪曲线,捕获信息等数据清晰可见。

与此同时,创新实践活动室内,该点位训练研发小组组长史达强也将数据记入训练手册。第一次无人机挂载试飞的各项情况让小组成员一目了然。

“没有真实的火箭起飞,没有上级的调度口令,但要确保跟踪万无一失,我们需要自己训练新设备和提高操作手的能力!”史达强说。

近年来,航天发射任务在高密度、常态化推进,如何提高操作手快速反应能力,成为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测控点位重点考虑的问题。

以前,岗位人员训练方法主要是通过多目标模拟器模拟航迹进行跟踪捕获训练;或是跟踪空间目标进行练习。随任务特点变化,这些训练方式已然无法满足新装备和火箭之间的“默契配合”。近年来,该点位经历了训练模式升级和设备更新换代,催生出训练研发小组,他们紧贴实际探索出跟踪捕获训练方式,为科技加引擎、为创新赋能。

“一个目标丢失意味着这次训练全盘皆输!”设备间内,操作技师高小煜与分机人员进行复盘,那有没有一种方法既简单又能较为真实的模拟出实际任务中的情形呢?设备人员将眼光放在了无人机挂载器上面。

他们通过无人机挂载角反射器或金属球,在飞行中不断抛射来模拟火箭飞行和火箭分离等情景,从而实现真实任务时的场景模拟。设备人员利用CRED三维建模,运用正向实体建模的设计方式,将概念和想法赋予可视化的形体,从概念设计起步到CAD模型,设计出产品原型,进行箱体结构设计的理论验证,依靠CRED三维建模和3D打印技术设计安装了转接板、电子设备外壳等一系列挂载器件,并且完美符合理想要求。

“一次飞行试验解决不了问题,即刻起飞,各岗位人员上机准备跟踪。”高小煜已经做好了第二次飞行的准备,时刻检验创新实践结出的果实。

“起飞!发现目标!”他们通过手动控制天线跟踪目标,显示屏上,操作手观察目标分离情况,团队相互配合,准确判断,精准捕获。

演练结束,无人机平稳停靠在场坪上。

“有了这套无人机模拟跟踪训练系统,我们现在可以不再拘束于某一方法、某一场景,而是可以模拟出我们想要的结果。通过多种情形下的跟踪训练,可以有效地缩短操作手的培养时间,同时也可以训练岗位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史达强告诉记者,团队将数据汇总分析,不断重复验证,操作手应对自如,上手游刃有余。

在该点位党支部、科技人员联动下,创新团队在专业训练基础上努力强化未来任务学习钻研,全方位锻造航天领域多种操作能力。

航天之路踔厉奋发,未来征程辉煌可期。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测控点位表示,将以万分之一的职责化作百分之百的使命,保证大国重器正常运转、万无一失。

来源 | 我们的太空(ID:ourspace0424)

原标题:《梦想放飞在大山深处》

上一篇:

胜入艺境,随“星”而动 全新揽胜星脉试驾之旅纵擎南京

下一篇:

胜入艺境,随“星”而动 全新揽胜星脉试驾之旅纵擎南京

推荐阅读